时间:2022-12-23 15:48:34 | 浏览:1459
绿茶是中国种类最多、产量最大的茶类。产区广泛,分布于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等地。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产量最高,质量最优,是绿茶的主要生产基地。
品质特点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
起 源
黄山茶可追溯到1200年前的盛唐时代。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明代的黄山茶不仅在制作工艺上有很大提高,品种也日益增多,而且这时的黄山茶已独具特色、名声鹊起,黄山毛峰茶的雏形也基本形成。
主 产 区
黄山风景区境内海拨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一带为特级黄山毛峰的主产地。风景区外周的汤口、岗村、杨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称之为黄山“四大名家”。由于山高,土质好,温暖湿润,“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云雾缥缈,很适合茶树生长,产茶历史悠久。同时黄山遍生兰花,采茶之际,正值山花烂漫,花香的熏染,使黄山茶叶格外清香,风味独具。
制茶工艺
采摘
清明、谷雨前后,有50%的茶芽符合采摘标准时开采,每隔2~3天巡回采摘一次,至立夏结束。
杀青
是在平锅上手工操作,达到炒匀炒透,叶质变软,稍有粘性,叶面失去光泽,呈暗色即为适宜。
揉捻
将杀青适度的茶叶起锅放在揉匾上,轻轻加揉,力求保存叶色鲜艳和芽尖上的白毫。
烘焙
分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是毛火(子烘),第二步是足火(老火),直至全干。
养生功效
黄山毛峰具有提神益思、解毒利尿、消炎杀菌 养肝明目、降脂降压、固牙防龋、抗癌防癌变、抗衰老、延年益寿、降脂降压、固牙防龋、防辐射,经常面对电脑的上班族可常饮黄山毛峰。
冲泡方法;
绿茶的冲泡方法大致可分为:上投法 中投法和下投法
毛峰一般适用中投法,用80℃—90℃水温冲泡
先将杯中注入三分之一的水,投放3至5克茶叶,待茶叶舒展开在加满水,浸泡半分钟后即可饮用。
在事茶的人生旅途中,悦己、养心、交友、精进。如果您也是茶道爱好者,可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