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16:09:34 | 浏览:205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我市坚持“产业兴市”,积极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组织实施九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行动,壮大产业体量,提升发展质效,加快打造支撑黄山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脊梁,全面构筑与黄山生态环境相适应、与徽州文化底蕴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徽州古建:焕发新活力
黄山市始终坚持“传承文化经典、推动创新融合”的发展方向,在保护传承中融入现代表达方式,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以创意创新赋能聚力打造古建营造、古建修缮、古建构件配件、文创装饰产品四个产业板块,深入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徽派古建产业基地。黄山现有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26个、历史文化街区11条,中国传统村落310个、居全国地级市第二。拥有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彩绘壁画、徽州古建砖瓦制作技艺等徽派古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4人,古建工匠1.3万余人,从事古建产业相关各类企业220余家。
数字创意:产业新融合
黄山市作为全省数字创意产业重点发展城市,正依托黄山、徽州两个顶流IP,推动文化创意与数字创意融合发展,加强数字技术对内容创作产品的渗透支撑,提高“徽”字号非遗产品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文化和旅游行业旧貌换新颜。目前,黄山市在库数字创意产业共有108家,其中规上企业67家。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也成为全省数字创意产业10大基地之一。今年1—9月,全市在库数字创意产业企业产值达到51亿元,营业收入46亿元,新签约、开工、投产3类项目总数239个、居全省第1位,已纳统项目105个、居全省第1位。
生命健康:满足新期待
黄山市素有“南新安”之美誉,众多名医世家延续至今、传承不衰。近年来,黄山市大力推进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加大对新安医学资源开发力度,推动新安医学“医、药、康、养、游”五位一体化发展,现有家传三代乃至近三十代的新安世医76家,专门从事新安医学科研机构2所,新安医学世家特色专科诊所20余家,拥有“张一帖”内科疗法、西园喉科医术、祁门蛇伤疗法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依托新安医学优势,黄山市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和生物萃取、现代中药研制与规模化生产、高端医疗器械和设备研制等产业。目前,全市在库生命健康产业企业52户,拥有2个省级康养类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5个省级康养特色小镇。
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新未来
黄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网络设备制造等细分产业,加速核心创新技术攻关。主要布局在祁门经开区、屯溪九龙园区和黄山高新区。主要研发生产MOSFET、IGBT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光显材料、5G通讯元器件、电子材料、电子元件等产品。目前,已认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上工业企业27家。
智能制造: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黄山市智能制造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涌现出昌辉电器、菲英汽车、谷捷散热、屯溪阀门厂、旺荣电子等一大批优质企业。目前,黄山市有35个装备产品认定为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47户企业认定为省企业技术中心,14户企业认定为省工业设计中心,已建成安徽省智能工厂11家、数字化车间37个。今年1—9月,全市汽车电子及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124.7亿元,同比增长10.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29.8%。
新能源和汽车电子:闯出新路子
黄山市立足国际发展趋势,紧扣新能源、车联网和智能汽车领域,重点发展车用电器、动力系统、车身系统、电子电器、光伏组件等细分产业。产业主要集中在歙县经开区、休宁县经开区和黄山高新区。目前,已认定新能源和汽车电子产业规上工业企业30家,代表性企业有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菲英、瑞兴汽车电子、奥特斯电气、歙县冠润、比克新动力、富乐新能源等。
新材料和绿色软包装:绘就新版图
新材料和绿色软包装是推动黄山市工业强市的重要力量。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环保型涂料、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环保型油墨、功能型复合材料和特种助剂等产品,积极推动向高端涂层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领域拓展。绿色软包装产业重点发展塑料薄膜、生物降解塑料、特种纸等细分行业,并向物流、商标图文设计等领域拓展。产业主要布局在徽州经开区、歙县经开区、黄山高新区。目前,世界500强圣戈班、行业龙头恒远新材料、上市公司永新股份、打破国外垄断的金实木科技等在黄山扎根生长。
人工智能:掀起新浪潮
黄山市以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工智能应用为产业发展方向,聚焦智慧文旅、智慧康养、智慧教育、智慧农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发展壮大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目前,全市已认定人工智能企业12家,主要以新型智能元器件生产企业、具有软件开发能力的终端产品生产企业、渠道解决方案类企业为主。
绿色食品:延伸新链条
黄山市现有各类特色产业基地243万亩,其中茶园面积80万亩、产量4.3万吨,均占安徽省的1/3;出口量5.9万吨、出口值16.5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6、1/9,是全国最大的眉茶出口加工基地和出口茶集散地。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2个,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1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5个,安徽省“十大皖药”基地6个。打造“田园徽州”“黟县五黑”等绿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拥有农产品驰名商标11个,绿色有机地标认证22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9个,省级以上老字号43个(其中中华老字号2个)。
作者:黄发改
新闻投稿邮箱:hszxbjb@163.com
编辑:程红妹 二审:徐海生 终审:吴顺辉
6月20日,众为资本宣布募资超10亿人民币基金,出资方包含国家级母基金、顶级机构投资人、家族办公室以及分众传媒、金达威集团等众多产业出资人,本支基金将延续“科技产业”投资策略,沿着产业科技投资脉络,深耕数字经济、硬科技、消费及出海赛道,聚焦投资科技驱动的成长期优秀公司。
不过,当前科技领域也出现早期投资扎堆、过早推高估值、投资人踩进投资“坑”的情况,可见做好“投早投小投科技”并不容易。这样的例子令我们非常吃惊,因为以前产业资本很少投到这么早期,这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整个市场和资本都在往前走。
昨日上午,全市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区市政府(管委)主要负责人、签约企业代表齐聚线上线下,共同探讨烟台招商引资发展之路。香港科盈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佳枫也表达了对烟台营商环境的肯定。
对此,凯联资本8月17日发表观点表示,由外资厂商和内资厂商共同服务的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形成类似于以往消费电子产业的供应商格局。凯联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由天宇称,汽车智能化相关产业链的高成长性,主要是由低渗透率提升叠加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智能化竞赛”所共同驱动。
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如何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将是十四五期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础,在其中,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黎南茜杜佳徽游智超见习记者盘瑶实习生唐雨)8月18日,由中共南宁市委网信办主办,南宁市互联网舆情中心、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22年“网友看南宁”系列——“聚集南宁重点产业发展”主题活动举行。
过去五年,南宁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一直奔跑在创新路上,用“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南宁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过去五年,南宁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漂亮“答卷”。
农生文还详细了解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强调要积极做好我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和项目策划等工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支持,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市民高质量出行需求。农生文强调,要高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科学调度、优化工期,推动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
新华社上海8月20日电(记者杨有宗)记者20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成立满3年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推动临港新片区在新起点迈出新步伐,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